当前位置:
  • 剩磁

    2024-12-30

    剩磁是磁性物质在外界磁场作用后保留的磁性,其强度取决于物质性质、磁化方式及外界条件。剩磁类型包括热剩余磁性、沉积剩余磁性、化学剩余磁性、粘滞剩余磁性和等温剩余磁性。剩磁产生的原因包括磁粉检测、磨削、电弧焊接等,这些过程使铁磁性材料内的磁畴重新排列,形成磁场。高剩磁对机械性能有潜在影响,如影响仪表精度、加工质量、供油系统、部件磨损和电镀质量。退磁处理是降低剩磁强度的关键步骤,通常通过交变磁场使磁畴随机化。剩磁的测量可通过指针式磁强计或数字式高斯计进行。确保剩磁在安全范围内对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 磁悬液

    2024-12-29

    磁悬液,即磁粉悬浮液,是磁粉与载液(水或无味煤油)的混合物,主要用于磁粉检测技术中以显示磁痕。磁悬液分为非荧光和荧光两种类型,非荧光磁悬液有多种颜色,而荧光磁悬液在荧光灯下显示磁痕的对比度更高,更易于观察。磁悬液的关键特性包括润湿性、分散性、防腐蚀性和消泡性能,这些特性确保了磁粉在工件表面的均匀分布和检测的灵敏度。磁悬液是磁粉探伤仪和探伤机进行磁粉检测时必不可少的介质,用于发现工件表面的缺陷。磁悬液的浓度对检测灵敏度有显著影响,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检测效果。磁悬液的使用方式包括成品和半成品,成品以喷罐形式使用,半成品则通过专用喷液泵喷出。在检测过程中,磁悬液被喷洒在工件表面,通过磁化使缺陷处形成漏磁场,磁粉在缺陷处聚集形成磁痕,帮助检测人员发现缺陷

  • 磁粉探伤机-线圈法

    2024-12-25

    线圈法是磁粉探伤机​常用的纵向磁化方法之,此种磁化方法特别适合纵长工件,如轴、棒、管、铸造及锻打类工件的磁粉检测,通过给线圈通电产生纵向磁场,使线圈内的工件表面和近表面周向缺陷处的磁粉聚集,形成可见的磁痕,线圈法可用来检测周向裂纹缺陷。

  • 磁粉探伤机—中心导体法

    2024-12-14

    中心导体法是一种利用中心导体的磁场对铁磁性材料进行无损探伤的技术,其原理是在环状或管状件中穿过一根电流载体,在环状或管状件上形成闭合的周向磁场,来检测被检测工件内壁、外壁表面及近表面的漏磁场缺陷。这是磁粉探伤机中用来检测环形或管类零件的周向磁化方法之一。

  • 磁粉探伤机—直接通电法(轴向通电法)

    2024-12-13

    直接通电法是一种高效的磁粉探伤技术,通过给工件直接施加磁化电流,检测表面及近表面的纵向裂纹缺陷。其工作原理是将工件夹持在探伤机的磁化电极之间,产生闭合的周向磁场。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工件,且对工件长度无限制,但需注意电极接触不良可能导致的电弧灼伤和失火风险。此外,直接通电法无法检测空心工件的内表面,需采用中心导体法。

  • 高强度螺栓专用探伤机的操作规程

    2024-12-09

    在高强度螺栓磁粉探伤机的操作流程中,首先需对螺栓进行彻底清洁,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达到Sa2级清洁度。接着,将螺栓夹紧并磁化,选择合适的磁化电流和磁场强度,确保磁悬液均匀覆盖螺栓表面,形成磁痕标记。最后,人工观察螺栓表面,记录磁粉聚集区域,判断潜在裂纹或缺陷,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磁化电流

    2024-11-22

    磁粉检测中,磁化电流是关键,用于产生磁场使磁粉聚集在缺陷处。磁化电流分为交流电、整流电、直流电和冲击电流四类,每种电流适用于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工件。交流电广泛用于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退磁简单;冲击电流适用于深层缺陷检测,特别适合复杂形状和高磁导率工件。整流电和直流电能深入材料内部,发现深层缺陷,尤其三相全波整流电适用于厚壁工件检测,多用于军工和航天领域。

  • 磁化

    2024-11-08

    磁化是铁磁性材料内微观磁偶极子矩排列一致的过程,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子设备等领域。磁化技术在电动工具、医疗(如MRI)、交通运输(如常导高速磁浮)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提升了效率和安全性。磁化探伤原理通过磁粉探伤机实现无损检测,显示零件缺陷,提高检测准确性和速度。

  • 磁粉探伤灵敏度A1型试片使用方法

    2024-01-27

  • 铸件探伤用什么方法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