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式退磁机是一种通过输送带连续输送工件,利用交变磁场使工件内剩磁逐渐减弱直至消除的自动化退磁设备。其核心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磁滞回线原理,当工件以设定速度通过由多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区域时,磁场强度从峰值逐渐衰减至零,促使工件内部磁畴定向排列的剩磁在反复磁化过程中被打乱,最终实现退磁效果。
在结构组成上,输送式退磁机主要包含输送系统、退磁线圈、磁场调节装置、控制系统及机架等关键部分。输送系统通常采用皮带、不锈钢网链输送或辊道输送方式,确保工件平稳、匀速通过退磁区域,输送速度可根据工件尺寸、材质及退磁要求进行调节,一般范围在0.5 - 3米/分钟。退磁线圈作为核心执行部件,多采用多段式绕制结构,通过叠加磁场增强退磁效果,以提高磁场强度和稳定性,部分机型还会配置导磁板优化磁场分布,确保工件各部位退磁均匀。磁场调节装置通过变频技术或调压器改变输入电流频率与强度,实现磁场强度从强到弱的梯度变化,频率调节范围通常为50 - 200Hz,磁场强度可根据工件剩磁情况在0 - 600Gs内无级调控。控制系统采用PLC或单片机作为核心,搭配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可预设多种退磁工艺参数(如输送速度、磁场强度、运行节拍时间等),并具备故障报警、过载保护等功能,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机架则采用型钢焊接或名铝型材框架结构,提供稳定支撑。
输送式退磁机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轴承、五金工具、模具等行业,特别适用于大批量、连续性生产中对钢铁件、铸铁件、合金件等铁磁性材料的退磁处理。例如,在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生产线上,可对曲轴、凸轮轴等工件进行在线退磁,避免剩磁对后续加工(如精密磨削时砂轮吸附铁屑影响加工精度)和装配(如轴承吸附铁杂质导致磨损加剧)造成不良影响;在模具加工领域,能有效消除模具淬火后的剩磁,防止在电火花加工时因剩磁吸引电极丝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其显著优势在于实现了工件的连续自动化退磁,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精准的磁场控制和均匀的磁场分布,确保了退磁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退磁后工件根据大小剩磁可控制在0.2-0.8mT以下,满足精密加工和装配的严苛要求。此外,设备操作简便,维护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实现质量控制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设备之一。
2023-06-09